AG登录资讯中心详情

  • 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使命】山西古建巡礼—晋祠,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详细介绍

【使命】山西古建巡礼—晋祠,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详细介绍

2024年05月14日 AG登录

  在我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公出太原参加一个会议,主办方选的酒店比较偏僻,我记得就在晋祠旁边,那时是我对古建筑或说对文化真是没概念汗颜,两天会议期间,我都没有走过去游览一下,和晋祠擦肩而过。

  现在,山西游览,晋祠必须排在太原站的第一位。对算是补课吧。

  我用了半天时间,算是比较认真的膜拜了它。回又看了一些资料,愈发觉得晋祠的博大精深。

  晋祠的起源及发展

  晋祠始建于西,是后人为纪念武王次子姬虞而建。 姬虞封于唐,称唐叔虞。唐叔虞,姬姓,武王的老三,也就是成王的弟。成王桐叶封弟于唐,也就是现在的 山西 地区。唐叔虞死后,叔虞的儿子燮父继位,为纪念他,便在这风景秀丽的晋水旁边依山修建了供奉祠堂,名唤唐叔虞祠。后燮父因境内有晋水流淌,故将号由唐改为晋,从此 山西 便简称为晋,这也才有后的晋文化鼎盛。因此,后人称晋祠。

  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晋祠已有相当规模。 北魏以后,北齐隋唐宋元明清各代都曾对晋词重修扩建。新成立后,也曾多次对晋祠进行扩建和改建,重视对晋祠的保护,使得晋祠保持完好。

  百度搜索关于晋祠博物馆的介绍是这样的

  它是我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晋宗祠;

  它是古代建筑艺术的集约载体,内宋元明清至民本体建筑类型时代序列完整的孤例,附属彩塑壁画碑碣均为宝;

  它是三晋历史文脉的综合载体,晋文化系统上溯西封唐建晋至盛唐肇创文脉传承的实证;

  这介绍很宏观或说很专业。但对于要了解它的普通人说,似乎有些不明就里,很难有明确的感觉。

  以我粗浅的了解,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说明晋祠的地位

  首先,它是我现存最早的规模最大的祠堂式皇家园林。

  晋祠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宗教祠堂,它背靠悬瓮山,前临晋水,是一处集自然山水与古建园林雕塑碑刻古树名木为一体的皇家园林。晋祠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的有机结合代表了一种创造性天才的杰作;它的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雕塑,在一定时期内或在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的发展生过重大影响。

  晋祠三绝之一的柏唐槐二者都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 千年以上的古树在晋祠内几乎随处可见。 晋祠三绝之一的难老泉是晋祠三大水系之一,现在还有泉水涌出。这些植物和水系都是园林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它是我古代建筑精华的载体

  晋祠现存有三百年以上的建筑98座塑像110尊碑刻300块铸造艺术品37尊;建造之后,历朝历代都在不破坏原有布局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不断精进,实属难得。

  晋祠现存最早的主体建筑圣母殿,创建于北宋太兴九年984年,殿四围廊,为现存古建筑的最早实例,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对研究宋代建筑和建筑发展史有着重要意义;宋代建筑鱼沼飞梁,造型奇特,是现存唯一的古代木结构十字型桥梁建筑,是我最早的十字形立交桥的雏形;在世界古代桥梁建筑史上也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金代建筑献殿,结构稳固,梁架轻巧,既为大殿,又巧似凉亭,建造时没有使用一根钉子,完全由木头卯榫而成;

  圣母殿鱼沼飞梁,献殿被家文化部鉴定为宝建筑。

  第三,现实主义代表的高超的塑像艺术

  宋代圣母侍女彩塑是晋祠三绝之一。圣母殿内的43尊宋代彩色泥塑,是反映宋代宫廷人物的现实主义作品。塑像写实传神,清秀典雅,是雕塑艺术宝库的珍品。是古代社会难得的现实主义杰作,在古代雕塑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四,文化的缩影

  晋祠各路神仙佛祖菩萨 关公老君等等在此,历代历朝文人墨客也在晋溪书留下墨宝,实际这里就是文化的缩影。晋祠现存碑碣,以唐太宗李世民亲自书写的晋祠之铭并序和武则天亲自作序的华严经石刻最为珍贵。晋祠之铭并序碑制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是一通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为一体的丰碑,是文笔俱佳的行书杰作,开创了行书碑文之先河,是一部研究探讨盛唐时期的政治文化文学书法艺术等方面的珍贵的石史。

  好了,从这大门迈入晋祠,优美的画卷将徐徐展开。晋祠分路南路和北路三部分;时间关系,主要游览路,精彩的基本在路

  水镜台建造年代不详,呈明代建筑风格,是现存较大的明清戏台。

  戏台分前后两部,后台为明代建造,前台是清代补建。

  台上部为重檐歇山顶,演戏时用为后幕,台上西部为卷棚歇山顶,面向圣母殿,三面开敞。前后台之间设上下场门,以木板隔开。台基高出地面1.3米,前沿排列六十公分高的石望柱。

  从下面这张照片我从侧面照的能够很清楚的看到水镜台的前后台的不同屋檐结构和样式。两种不同的屋檐样式如此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简直太漂亮了。

  这张照片重点想放大西部的卷棚歇山顶,这种屋檐很少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很有律动,我很喜欢。

  游客先看到的一面实际上是背面。挂着水镜台匾额的一面才是正面唱戏的地方。

  正面水镜台一匾由清乾隆年间翰林编修杨二酉所书;背面三晋名泉由清康熙年间武举人杨廷翰所书。二人是伯父与侄儿的关系,且一文一武,各题名匾为这座戏台增色许多。

  这面是正对圣母殿。飞扬的屋檐多美啊。

  水镜台建筑样式较罕见,集楼台殿阁四种风格于一体。的一个戏台,却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建筑。

  古人看戏,不像今人坐在一排排井然有序的剧场内,而是露天站着看,栏杆上桥上及各种建筑物上,只要能看到舞台表演的地方,都站满了观众。轴线的第二个建筑物是一座桥会仙桥,横跨于晋水上游的智泊渠。

  金人台有四尊铁人,因铁为五金之属,人称之为金人台。其三尊铁人,铸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保存完整。只有南隅的那尊是民二年建造的。

  关于金人台有很多传说,我觉得这个传说比较生动铁人认为男子汉应当志在四方,于是在一个风雨之夜,北角的老大先行逃走探路。当老二老三也要逃时,不料被和尚发现了,用戒尺打得头颅破裂。老大在逃到黄河边时,不幸被河神识破,永远地定在了黄河边。被打的两个铁人以为是西南角的铁人告密,对其辱骂不休。西南角的铁人被羞辱后,也生了逃走的念头。老和尚看出了破绽,在西南角铁人试图逃跑时,用斧头在其一个脚背上连砍三斧,又用铁链将他锁住。时至今日,这个铁人脚上的斧痕仍清晰可见。后人们给负伤的两个铁人补铸了头颅,又在北角补铸了一尊铁人。

  靠右的这尊应该是民时补建的。景点介绍说西南隅的铁人建造水最高,保存最为完好。代表了宋代时期冶铁技术的高潮。

  网上找到这么一照片,对号入座吧。

  金人台内的这个龛也是明代的建筑。

  接下就是对越坊,这座牌楼建于明代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造型优美。

  对越在此意为报答颂扬圣母的功德。此匾由明代书法家高应元所题,二字为榜书金字,笔力遒劲,气势磅礴,宛如游龙。高应元在祠内仔细观察,发现殿堂楼阁亭台桥样样都有,惟独缺少牌坊,所以便选择在金人台西造了这座牌坊,并亲手书写匾额,悬于。

  对越坊和紧随的献殿。

  从对越坊后身能清楚的看到金人台和水镜台。

  献殿,建于金大定八年1068年,举行献礼陈设祭品的所在。三大宝建筑之一。

  献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四架椽屋通檐用二柱,殿前后设门,余筑坚厚槛墙,上安叉子宋代营造法式书籍就有这个说法,状如凉亭是为开敞或半开敞的空间,有较好的通透性。

  献殿不用墙壁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轴线上的建筑,从水镜台到圣母殿是贯通的一条直线,戏台水镜台是表演给圣母的,如果有墙就遮挡了视线。

  献殿之后就到了鱼沼飞梁。它三大宝建筑之一,是我最早的十字形古桥。其始建年代不是特别清楚,但北魏的时候已经就有了,距今至少有1500多年了。

  鱼沼飞梁的含义

  当初是利用殿前的泉水筑了砌石泉池,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此方形池多鱼,所以取名鱼沼。沼上架十字形板,桥沼内立三十四根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与横梁,承托着十字形桥面。从图上看桥面呈十字型,把圣母殿和献殿圣母殿前边的大殿,后边详述连为一体,给人以一种展翅欲飞的感觉,飞梁之意,当在于此了。

  鱼沼,虽然有水,但都是死水,已经没有泉水从地下涌出了。

  游客在地面视无法感受到鱼沼飞梁的全貌,在上空俯视才能看到鱼沼飞梁的整体效果。下面是从网上下载的一个图片,有人说,这是最早的立交桥,不为过啊。

  这张模型照片很好的体现了鱼沼飞梁和圣母殿的位置关系及整体效果。

  梁思成先生称此式石柱桥,在古画偶见,实物则仅此孤例,洵属可贵。

  北宋天圣年间110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王,大修晋祠,并为母后邑姜修建了规模大的圣母殿据说圣母的原型就是西姜子牙的女儿武王的妻子唐叔虞的母亲邑姜。

  圣母殿是我宋代建筑的代表作。圣母殿基本上遵照了营造法式的定制,表现了北宋的建筑风格和审美意识,为我古建宝。

  大殿四围廊是我现存古建筑的最早实例。前廊进深两间,极为宽敞。是古建典籍营造法式的副阶匝制实例。副阶匝说白了就是把支撑殿顶重量的大柱子都挪到了外边,屋檐下放一堆柱子,正殿墙体上再镶一堆柱子,这样用两圈柱子把整个殿顶稳稳支撑住了。因此大殿内就不用设柱子,而节省了大量殿内的空间。

  大殿在建筑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两侧柱子比最间的柱子依次高2厘米,从而形成了飞檐的视觉效果,

  前廊的八条木雕蟠龙也是我现存最早的。现存古建的孤例。全部都是把树根根雕烤软了之后,一节节拼上去的。

  圣母殿是晋祠楹联匾额最为集的地方,有楹联10副匾额16块,款款都是立意鲜明而深长,书写和雕刻手法极为精炼的上乘佳作。

  这个匾额由宋仁宗加封题写,大体意思就是拜拜圣母,有求必应之类的意思。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前廊正所悬慈禧御笔三晋遗封。

  永锡难老一匾,此匾为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祁县渠本翘所书,原本是弧形贴金大阴字,由于技艺高超。阳光反射映人人们视觉的却是时凸时凹,人称活字匾。

  除了上述三匾,还有众多匾额,基本都是歌颂圣母德灵验慈爱,或者弘扬孝道的内容。

  圣母殿由于不是佛家的庙宇,所以供奉的不是哼哈二将或天王,而是方弼和方相。这二位都是古代用以驱疫避邪和出葬时开道的神像,当然在这里就是守卫圣母殿的卫士了。

  殿内有43尊宋代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这些彩塑除了二个像是明代的,其他全是宋代真品,距今有千年的时间。

  现在不让游客进入殿内,只能在大门口隔着栅栏参观。

  侍女或梳妆,或洒扫,或奏乐,或歌舞,形态各异,是彩塑精品。而且这些彩塑都是根据真人雕塑的。彩塑是宋代宫廷生活的典型人物造型,能够为我们提供北宋宫廷侍女和太监们的妆容表情服饰等,也是具有非常大的史料价值的。

  有一个仕女彩塑要特别说一下。在寺内因为远,而且她头上还用网子罩起,是在看不清楚也拍不下。

  这是一张网上下载的图片,梅兰芳先生游览晋祠时看到她,非常感兴趣,停留三日都没有彻底把其表情模仿得令自己满意。曾评价道一笑一颦,似诉生。雕塑用写实传神的手法刻画了一个女戏子复杂的内心世界。雕塑的这种传奇手法非常难得。

  是古代社会难得的现实主义杰作,是雕塑艺术的珍品,在古代雕塑艺术占有重要的地位。

  说明晋祠历史久远的证据,不用别的,您到这里就看树就行了。晋祠内千年以上的古树比比皆是,但最古老的当属远在代时期就有的柏。

  柏,顾名思义,王朝时期的柏树,位于圣母殿北侧,有3000多岁,树干粗壮,需数人合围。此树侧身斜依于圣母殿顶上,与地面形成45度夹角,酷似卧龙,俗称卧龙柏。欧阳修有诗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原先本有两株柏,名为齐年古柏,如今倒掉只剩一株。

  至于唐槐,就有很多了,圣母殿围就有好几株。

  难老泉,是我要介绍的晋祠三绝之一。

  走出圣母殿,驻足向两侧观望,即会发现南北各有一个八角亭。原,亭下各有一泉,北为善利泉,南为难老泉,加上间的鱼沼,构成晋祠三大神泉。只可惜,鱼沼和善利泉均早已干涸,仅剩难老泉。

  难老泉,出自断岩层,终年涌水,北齐时有人据诗经鲁颂永锡难老之句起名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当年李白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晋水有三个源泉,即善利泉鱼沼泉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17℃20℃左右,清澈见底。

  台骀庙

  文献和考据均佐证,台骀是张挥的孙子,为张姓源起后的第三代张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台骀神化程度的加强,台骀与张家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慢慢淡化。

  唐叔虞祠

  晋祠原真正的主人,自打宋代建成圣母殿后退居二线了。成王姬诵封胞弟姬虞于唐,称唐叔虞。其后人在悬瓮山下的晋水发源地建祠堂,称唐叔虞祠。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号为晋,所以又称晋祠。

  唐叔虞祠在轴线的北侧,这一侧有唐叔虞祠关帝庙读书台等处。而南侧则是王氏祠堂晋溪书等处。

  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是元代至元四年1267重建,具有典型的元代山西地方特色。

  水母楼

  在难老泉亭上方,有一座水母楼,俗称梳妆楼,别号水晶宫。楼内水母像铜质金装,端坐瓮上,束发未竟,神态自若。据传,水母姓柳,住在晋祠附的金胜村。但是,她嫁后遭婆婆虐待,每日到远方去挑水。挑回的水只要前桶且将桶底做成尖底,使柳女无法休息。骑马人送给柳女一条金丝马鞭,并告她马鞭放在瓮一提,水即满瓮。这个秘密被柳女的姑子发现,趁柳女回娘家不在从瓮提起马鞭,顿时大水涌出即将淹没村庄。柳女闻讯赶,坐在瓮上让水势变得救了人们,水母也再没有离开水瓮。

  唐碑亭即贞观宝翰亭,晋祠之铭并序碑在晋祠贞观宝翰亭内。亭内陈列唐太宗李世民手书碑刻晋祠之铭并序。全碑1200多宇,书法行草,笔力奇逸含蓄,是书法艺术的珍品。

  晋祠博物馆在景区深处。年,家对晋祠投入资金,在边建有很多建筑山水和雕塑。

  公园里有一个叫唐园地方,顾名思义,是为了纪念唐太宗而建,里面一进去就看到唐太宗的塑像,相传唐王李渊坐守 太原 ,后起兵讨隋成建大唐 江山 。

  飞龙阁重建于公元2007年,四角攒天顶,二层三檐,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回廊,整体建筑座落在假山石洞上,有登高远眺之意,游人又可穿行而过。

  龙兴晋阳雕像,当然男一号是唐太宗李世民了。据说李世 民和 赵匡胤先后都在饮马泉饮过马,有一组威风八面的塑像,李渊父子自此起兵,称王后定太原为唐朝北都,所以这组雕像又称龙兴晋阳。

  到山西,到太原,晋祠博物馆必须去。

  本游记参考了蚂蜂窝的攻略山西的根在这里晋祠全景式百科,非常感谢。

上一篇:【自然】顶真芝士燕麦味乳酸菌1L×6瓶郑州顶真食品 下一篇:【产品】德国BMB抽屉锁,BMB三联锁,BMB家具